综述
林州市为河南省经济实力较强的县市之一,金融机构各项存款连续三十几年一直位居河南省各县(市) 之首。改革开放30年来,林州市经济快速发展,从经济总量看,林州市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45亿元上升到2015年的471.2亿元,扣除物价因素,增长了76倍,年均增长12.5%。从人均生产总值看,林州市人均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86元上升到2015年的59429元,扣除物价因素,增长了68倍,年均增长12.1%,人均生产总值继2004年突破1000美元大关后,2007年突破了2000美元,2014年突破了8000美元,又实现了一个新的跨越。从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看,由1978年的1544万元上升到2015年的 153238万元,增长98倍,年均增长13.2%。财政保障能力的提升,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471.2亿元,是2010年的1.67 倍,年均增长10.8%;人均生产总值完成59429元,突破9000美元,是2010年的1.7倍,年均增长1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27.0亿元,是2010年的2.1倍,年均增长16.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5.3亿元,是2010年的1.69倍,年均增长1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706元,是2010年的2.0倍,年均增长14.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841元,是2010年的1.69倍,年均增长1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5.6亿元,是2010年的1.9倍,年均增长13.8%。三次产业结构为4.3:57.3:38.4。县域经济综合排名从2010年的全省第8位跃升到第6位。2015年11月10日,河南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正式发布《2015河南省百强乡镇评价报告》,姚村、陵阳、城郊、横水和河顺5个乡镇进入全省百强乡镇行列。获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评价先进县(市),被确定为全国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
工业
2015年,林州市工业总产值完成1153亿元,增长6.4%;工业增加值完成252亿元,增长6.6%。初步形成了以冶金、机械铸造、建材、轻工纺织、医药化工、农副产品加工六大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
2012年10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林州红旗渠经济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名为“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河南省第8家被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县域获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尚属首例。2015年底主营业务收入6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34亿元,税收9.4亿元。先后荣获省“先进产业集聚区”、“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区域”、“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示范区”、“汽车配件招商引资特色产业园”等称号,连续三年进入河南省十强产业集聚区,成功晋级三星产业集聚区。当前,园区入驻企业420家,限上企业109家。
科技水平不断提高。863科技产业园成功升级为“省级科技孵化器”,注册企业61家,入驻企业46家。新增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林丰铝电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复审,光远新材料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家。再次获评“全国科普示范市”。顺利加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协同创新战略联盟,成为“众创”新基地。招商引资成效明显。成功引进10万吨铝工业型材、300万部手机、450兆瓦光伏发电、100兆瓦风力发电等项目。全年共引进省外资金92亿元、域外资金9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050万美元。
农业
2015年粮食种植面积120.5万亩,比上年下降1.6%。其中,夏粮种植面积51.32万亩,与上年持平;秋粮种植面积69.13万亩,比上年下降2.7%。棉花种植面积0.52万亩,比上年下降6.7%。油料种植面积4.91万亩,比上年增长0.8%。粮食总产量达到37.82万吨,比上年增长2.3%;棉花产量610吨,增长15.1%;油料产量0.47万吨,增0.3%。肉类、禽蛋产量分别达到7.36万吨、5.25万吨,下降6.3%、39.2%。牛奶产量0.23万吨,下降70.7%。
农田水利设施不断完善。完成投资1000万元的红旗渠南分干渠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投资2276万元解决了5.51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完成节水灌溉面积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8平方公里,新建、治漏库塘50座,蝉联全省农建“红旗渠精神杯”。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大力发展坡地经济,初步形成了以高效农业为引领,集食品深加工、光伏产业和旅游度假于一体的一二三产立体化产业格局。中药材、优质小杂粮种植面积分别达到20万亩和14.2万亩。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54个新农村建设试点开展顺利,累计完成投资5.94亿元,建筑面积达47.6万平方米。完成2000户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程。新增农村沼气用户2000户。新改建农村公路125.5公里。完成林业生态市建设任务11.9万亩,成功创建“林业生态市”。
2013年4月,林州市创建河南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市) 顺利通过省质监局考核验收,正式跻身“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市) ”行列。
2015年全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0.58万亩,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2.5万亩,新增核桃种植面积4.2万亩,完成优质小杂粮种植面积14.2万亩。全年完成山区绿化面积11.4万亩,森林围城面积7200亩。投入畜牧业发展资金2.1亿元,新建扩建各类规模养殖场45个,牧业产值31亿元,成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市),河南省生猪和蛋鸡产业优势发展集聚区。投资2.8亿元,建成红旗渠农业产业集聚区、梅平农业生态园等30个现代农业园区。水利建设深入推进。完成渠道节水改造60公里,完成小水库除险加固10座,新建维修治漏库塘30座。农村13.6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力打造建筑业“总部经济”,扶持建筑业做大做强。建筑企业总数达到317家,全年完成建安总产值1100亿元,创劳务收入100亿元,被确定为河南省唯一“建筑业发展综合试点市”,获评黄河以北11省(市、自治区)唯一的“中国建筑之乡”。
交通、旅游、金融
2015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5.7亿元,比上年增长4.7%。公路货运周转量比上年增长26%。公路客运周转量比上年增长25.2%。
2015年旅游“国字号”品牌达到24个,接待游客571.7万人次,增长8.4%;旅游综合收入12.5亿元,增长10.45%。接待入境游客10万人次。成功获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荣膺“国际生态休闲示范城市”。
2015年末金融机构总数达60家,组建了城投、汇通、红旗渠集团3大投融资平台,政府投融资体系进一步完善。各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87.3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8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21.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2%。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37.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