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林州市人民政府网站!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
林州市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作者:  来源:林州市人民政府   时间:2015-03-03 09:40:32  浏览 人次

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2月26日在林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 长  王 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元年,也是我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关键一年。一年来,面对严峻的外部形势和繁重的工作任务,市人民政府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紧紧围绕建设三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奋斗目标,以转型升级为主线,努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451.3亿元,增长8.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4.03亿元,增长10.5%;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3.2亿元,增长1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8亿元,增长12.1%;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完成14190元,增长1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完成23341元,增长10%。荣获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评价先进县(市)。
  (一)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全市工业总产值完成1123亿元,增长9.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21.2亿元,增长10.7%。重点项目持续发力。总投资129.41亿元的28个亿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完成投资100.45亿元。4000万平米电子布、15万吨油井管深加工、100万台电冰箱等项目建成投产,300万只镁轮毂、电动汽车产业园等项目进展顺利。集聚平台持续完善。投资1.1亿元,对道路、桥梁、污水处理厂、电网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完善配套。完成土地收储1300余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000亩,建成标准化厂房17.2万平米。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全省唯一一家被列入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的园区,并荣获全省十强产业集聚区。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组织企业申报实施各级各类科技项目110项。清华·红旗渠新材料产业化发展中心建成试运营,成为清华大学首家县域合作园区。新建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5家。863科技产业园一期投运,部分科研机构及企业已入园。建成我市首家“院士工作站”“中国科技大学博士生服务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荣获“中国汽配铸造产业集群试点市”称号。
  (二)建筑产业不断壮大。完成建安总产值720亿元,创劳务收入70亿元,建筑业税收7.9亿元。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建筑企业总数达到201家,较上年增加74家。全年回迁企业30家。人才保障日益完善。共培训认证建筑劳务人员3440人,组织申报初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4200余人、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2100余人。发展前景更加广阔。获批全省唯一建筑业发展综合试点市,省住建厅专门出台21条意见,支持我市建筑业加快发展。
  (三)旅游三产发展提速。“三色太行”更具特色。红旗渠分水苑景区升级项目和纪念馆新馆建设完成。太行大峡谷漂流、万泉湖高山水滑道、航空运动主题公园建成投运。万宝山创建为省级地质公园。淇淅河国家湿地公园申报成功。柏尖山旅游度假村基本建成。荣膺“国际生态休闲示范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完成太行天路道路硬化和防护栏安装。建成星级厕所10座、生态停车场5.4万平米,规范标牌1100余块。成功创建成省首批旅游标准化示范市(县)。营销推介形式多样。智慧旅游平台正式运行,红旗渠景区官方网站及手机智能导游上线,与同程网合作的智慧旅游票务系统正式投运。成功举办滑翔伞赛、国际和平艺术节等赛事和文化交流活动。全年共接待游客527.4万人次,韩国及海外游客突破1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3亿元。在旅游业带动下,义乌商贸城、长德商贸城、大通物流园、国际汽配城等一批大型物流商贸项目快速推进,全年三产增加值完成136.6亿元,增长8.8%。
  (四)城乡建设不断推进。城市功能日趋完善。林虑大道西延、鲁班大道中段拓宽改造等8条续建、新建道路建设,完成年度投资1亿元。完成人民街中段、瓦窑街西段等5条道路改造。新建、改造换热站21座,新增供热面积60万平米。污水处理厂一期提标改造工程完工,二期项目完成投资5000万元。新建、改造公厕25座。人民广场建成投用。棚户区改造稳步推进。争取专项资金2212万元,重点启动了3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近2亿元。积极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全年绿化投资完成6000余万元,栽植各类苗木400万株,新增绿化面积1100亩。完成国家园林城市软件资料整理及申报。交通优势逐步凸显。晋豫鲁铁路建成通车;鹤辉高速推进顺利;东南公路市区至合涧段和青年洞至分水苑段、安姚公路杨家营至河顺镇段一级公路升级改造路面工程完工;汽车客运中心投入运营。
  (五)金融业发展势头强劲。金融业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引进华融证券和上海巍博基金,填补了林州金融性基金机构空白。成立保险业联席会议,成为全省首家设立保险行业自律组织的县级市。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林州孵化基地成功挂牌运营,成为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在河南省的首家孵化基地。累计为82家企业发放贷款13.4亿元,有效解决了我市企业融资难问题。全市各项贷款余额完成150亿元,直接融资完成25.3亿元,位居全省前列。
  (六)“三农”经济提质增效。坡地经济持续发展。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1.52万亩,新增核桃种植面积4.2万亩,完成优质小杂粮种植面积9万亩。完成山区绿化面积11万亩、森林围城面积2.3万亩。全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23万亩。投入畜牧业发展资金3亿元,新建扩建各类标准化规模养殖场45个,实现牧业产值30.1亿元。投资2.8亿元,建成现代农业园区30个,万宝山生态示范园、梅平生态绿色农业基地等现代农业效益初显。水利建设持续推进。完成渠道节水改造60公里、小水库除险加固10座,新建维修治漏库塘30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平方公里,解决13.68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第四水厂完成投资1.2亿元,初步具备供水条件;第五水厂正在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加快。累计投入资金1500万元,新购垃圾清运车辆800余台,清理垃圾9万余吨,绿化美化面积63万平米。天然气主管网已覆盖城区和除石板岩镇外的所有乡镇。茶店和石板岩成功撤乡建镇,并均被确定为省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试点镇。石板岩镇被评为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
  (七)改革开放扎实推进。招商引资成效显著。英利光伏发电、西奥电梯、新柴发动机、高端变频压缩机、昀达整车变速箱、广州灯具灯饰产业园等招商项目顺利推进。全年引进域外项目80个、域外资金13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完成4600万美元,外贸出口完成2683万美元。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取消审批项目3项,合并减少7项,暂停13项,转行政服务4项,共取消具有审批性质管理事项26项。机构改革稳步实施。工商、质监、药监由省级直管转入地方管辖,政府机构改革和行政执法综合改革全面启动。
  (八)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始终坚持民生优先,全市民生资金投入完成27.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81.5%。社会保障日益增强。新增城镇就业1.47万人,实现下岗职工再就业5427人。续建保障房7100套。发放低保金8731万元、救助金430万元。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全年募集善款2417万元,发放救助款物2415.5万元,受益1.2万人,荣获中国“六星级慈善城市”。公共服务不断提升。累计投资10.1亿元推进中小学建设,其中一中西校区、阜民中学、市直八小扩建项目投用。人民医院整体搬迁项目和食管癌早诊早治筛查中心即将投用。红旗渠铭牌永久镶嵌中华世纪坛。再获“全国文化先进县(市)”殊荣。环境质量有所改观。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工程”,拆除冲天炉94座,治理大气污染企业38家,淘汰改造城区燃煤锅炉53家,完成加油站油气回收75家,累计注销黄标车3296辆。荣膺全国“首批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 促进社会公平和谐。行政专线高效运转,受理、处置群众反映意见和建议1.6万余件。促进全市公共资源阳光交易,完成交易364宗,成交总额28.68亿元,增效节资5.5亿余元。“天眼工程”一期已建成投用,二期已启动建设,群众安全感极大提升。
  一年来,我们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75件、政协委员提案158件,办结率达100%。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政府系统党员干部工作作风与精神风貌明显提升。深入开展服务型行政执法,做好行政复议工作,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持续开展双拥工作,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民族宗教、统计、气象、消防等各项工作也都取得了新进展。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林州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当前林州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受国家化解产能过剩、环保约束、融资难、用地指标受限及技术、知识型人才短缺等因素影响,经济发展面临较大压力,我市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困难较大。二是传统产业依然占比较高,转型升级任务艰巨。近几年我们新上的项目,多数还处在市场开拓、品牌培育阶段,对工业增长的带动作用还不明显。三是开放包容度不够。发展的视野还不够开阔,抢抓机遇、承接产业转移、招商引资和学习外地先进经验的紧迫意识不强,外向型经济水平低。四是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吃饭型”财政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社会事业投入与人民群众期望还有不少差距。五是部分党员干部思想观念落后、眼界不宽、能力不足,乡镇街道与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划分不够合理,存在责权不配、交叉错位、区域执法不平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诸多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不以事艰而不为,不以任重而畏惧,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快解决。

二、扎实做好2015年各项工作

  各位代表!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综合分析,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市同全国、全省一样,面临着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等共性问题。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有着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宝贵的精神财富、优秀的企业家队伍和雄厚的民间资本,再加上我市区位交通、人力资源、产业集群、载体平台等综合优势日益凸显,全市上下建设三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开创“美太行”新征程的信念更坚定、热情更高涨。只要我们能牢牢把握机遇,勇于面对挑战,攻坚克难,奋发有为,就一定能开创林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三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总目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抓转型,重创新,促改革,强基础,惠民生,持续推进“美太行”创业征程,加快打造林州经济升级版,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主要预期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改善环境的基础上,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和8%。
  实现上述预期目标,必须准确把握阶段性发展要求和今年形势特点,围绕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的《关于推进“美太行”创业征程加快三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施意见》,强化创新、金融资本、互联网“三种思维”, 全力打造金融和科技“两个引擎”, 突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和自主创新“双轮驱动”,加快提升生态环境这一“核心竞争力”。重点抓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一)坚持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努力推动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加快项目建设。重点抓好总投资411亿元的21个亿元以上工业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52.8亿元。加快推进重机孵化园、白色家电产业园、昀达变速箱、汽车镁轮毂等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创优集聚平台。以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龙头,加快构建“一区多园”发展格局。继续发挥汇通公司投融资平台优势,加大资金募集和土地收储力度,加快标准化厂房建设。完成总投资1.13亿元的“六路一线一桥”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强化科技带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新培育高新技术后备企业10家以上,建成企业研发中心1-3家。大力推进“招才引智”,进一步落实校企合作扶持政策,加快企业以师带徒育才平台和技能人才库建设。加快推进863科技园项目建设,完成30家科研机构和企业入驻园区。全力争创国家级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全国科普示范市和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促进产业转型。进一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条。加快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广泛结合。鼓励引导制造业服务化,推动制造业向研发、设计、物流、营销、品牌推广和系统集成等方面延伸。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拓展销售市场和渠道。
  (二)坚持城乡统筹,协调推进,全面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开展城市地下管线综合规划,启动新一轮农村建设规划和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完成棚户区改造项目控详规、桃园河景观规划及城市绿化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实现城市控制性规划全覆盖。积极推进中心商务区建设。完成中心商务区空间规划和控详规编制,着力推进河南建业集团文化商业综合体、义乌国际商贸城二期商业综合体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棚户区改造步伐。最大限度争取棚户区改造资金支持,继续抓好水车园、曲山和龙头山棚户区改造,积极筹备和启动黄家庄、大菜园、陵阳金陵等棚户区改造项目。加大对知名开发企业的引进力度,建设一批高品位的城市综合体。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启动长建路、三小西路、政北路等7条道路建设。完成污水处理二期后续工程建设。年内新增供热入网面积80万平米以上。积极争取专项资金,加大老城区道路和排水改造力度。推进红旗渠大道亮化工作,打造城市灯火风景线。完成总投资6500万元的黄华河下游治理,塑造山水城市特色。加大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力度。完成龙头山公园、人民公园绿化提升及蜜蜂山山体绿化,完成红旗渠大道、王相路等11条道路沿线空闲地块绿化。全力争创国家园林城市。持续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争东南公路升级改造工程全线竣工、林桐高速公路林州段年内开工,确保鹤辉高速林州段实现通车。抓好总投资9530万元的林州——临淇(五龙)天然气高压输气干线和红旗渠一干渠天然气中压输气干线配套工程建设。
  (三)坚持扶优扶强,拓宽领域,促进建筑业实现二次辉煌。积极扶持做大做强。在稳定企业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培育大型建筑业集团,提升竞争力,年内成立林州建工集团。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设立供应链公司,为建筑企业做大做强提供有力支撑。全面创优发展环境。积极落实完善省住建厅21条意见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设立2000万元的建筑业发展基金,用于奖励和宣传我市的优秀建筑企业和个人。认真落实公开服务承诺,逐步形成“1+N”建筑业发展新优势。
  (四)坚持建管并重,集约发展,有效提升三产经济总量。持续抓好旅游产业。重点推进拐连池游客服务中心、虎头山休闲度假综合服务区、石板岩风情小镇、自驾车营地等项目建设,完成景区沿线道路新建和升级改造工作。力争红旗渠·太行大峡谷创建为国家5A级旅游区。加大在央视等主流媒体宣传力度,积极运作首届“笼式”足球世界杯、铁人三项赛、滑翔赛、山地自行车赛、登山赛等赛事。力争全年接待游客总量达到570万人次,门票收入突破1亿元,综合收入达到12.5亿元。做优商贸物流平台。突出市场带动、商贸集聚、物流辐射三大功能,建立以骨干龙头企业和大型购物广场、综合市场、专业市场、物流园区为支撑,各类中小流通企业和特色市场为补充,各种要素市场相配套的商贸物流体系,推动城乡市场、内外贸易、物流配送联动发展。重点推进国际汽配贸易装饰城、大通物流园、铁路专用线、灯饰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努力提高我市商贸物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持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科学规划总部大厦、金融商务区、红旗渠金融服务港等金融综合服务机构,积极引进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信托等机构,鼓励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确保金融机构突破50家。力争农信社成功改制为商业银行。积极探索设立新型城镇化发展子基金,设立基础设施、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投资基金。加快制定企业上市整体规划,支持企业在“新三板”挂牌融资,年内争取2家企业上市。发挥消费基础作用。结合我市独特的自然生态资源,规划发展一批旅游休闲、养老健康、体育健身等服务性产业,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发展特色服务业、涉农服务业和社区服务业,大力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五)坚持强基固本,惠农富民,大力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按照“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巩固发展“三农”经济,努力使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持续发展坡地经济。新增中药材面积2.5万亩、核桃种植面积4万亩,优质小杂粮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着力做好农业产业化集群工作,创建省市级龙头企业23家,新建各类畜禽标准化示范场20家,规范壮大家庭农场100家。建成现代农业园区19个。建成小麦、玉米、红薯5个万亩高产创建示范方。加大水利建设力度。完成全市山丘区“五小水利”工程项目的实施工作。完成淇河中型灌区节水技改项目年度工程任务、抗旱调水——“南水北引”配套工程建设和洹河、淇河一期综合治理工程,争取淅河、露水河综合治理工程开工建设。完成四水厂配套工程,五水厂实现竣工通水。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工程。巩固现有治理成果,进一步健全完善资金保障、保洁队伍、工作管理机制。鼓励引导广大村民开展见缝插绿和房前屋后绿化活动,打造干净、整洁、美丽的农村人居环境。
  (六)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加快发展的原动力。大力推进开放型经济。创新开展专题招商、以商招商、中介招商、集群招商、供应链招商,着力招大引强、招新引高。整合一般性的招商活动,推动优惠政策向优化环境转变,全面出击向精准招商转变,增强招商实效。进一步加大动力产业园、家电灯饰产业园等企业和项目的引进力度,尽快培育形成产业集群。积极引进外向型项目,增加出口带动能力。稳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围绕清权、减权、制权、晒权关键环节,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减少前置审批,积极推进政府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公布工作。全力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职能部门的执法权限分批次分条块有序下放至乡镇、街道,逐步搭建层次分明、科学高效的综合执法体系。加快推进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市创建工作。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积极鼓励公立医院引进社会资本,以取消药品加成为切入点,完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支持鼓励民营医疗机构的创办和发展,努力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现代医疗服务体系,更好满足居民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
  (七)坚持铁腕整治,多管齐下,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环境。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美好家园,让美丽与发展同步。抓好污染防治。继续实施蓝天碧水工程,持续抓好所有大气排污企业深度治理,积极推进建筑施工、道路运输、涉石行业扬尘污染整治,全面完成黄标车、老旧车和市区燃煤锅炉拆除改造任务,抓实抓好秸秆和垃圾禁烧工作。坚决实行环保工作零容忍,一定要让损害环境者付出代价,努力让环保压力转化为转型动力。做好节能减排。全面加强节能工作,重点推进工业节能、建筑节能、交通节能。支持企业实施节能环保技改、新上项目采用先进工艺技术。推广应用节水、节材工艺技术和设备,促进资源利用由高投入、高排放向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转变。改善生态基础。完成山区绿化任务11.72万亩、森林围城5332亩,建设绿色通道400亩。启动东南公路沿线绿化工作,加快打造南北绿色生态走廊。加强畜禽养殖治理,加快禁养区养殖场搬迁。高标准完成生态镇、生态村创建任务,力争成功创建成省级生态市。
  (八)坚持民生为本,和谐为基,持续提高群众幸福指数。切实加强社会保障能力。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100人。持续扩大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积极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成4000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和产业扶贫项目20个,建成扶贫社区5个。完成陵阳新区公租房二期及聚贤苑公租房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卫生事业。完成市疾控中心整体搬迁项目和妇幼保健院建设项目主体工程。认真开展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成永和希望小学主体建设项目,确保开元学校、市直七小暑期实现招生,开工建设太行国际学校。加大民办学校发展力度,加快推进“一本一专”引进和建设工作,健全完善教育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牢固树立“大平安”理念,着眼“双安”、推进“双治”、强化“双基”,推动传统社会管理向现代社会管理转变。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推进“一村一警”长效机制建设,完成“天眼工程”二期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力推进非法集资专项整治,最大限度保护集资群众利益。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预防防控体系,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进一步强化信访工作,有效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打铁还需自身硬。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是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的重要保证。我们将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勤勉尽责、真抓实干,努力建设法治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一)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把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严格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完善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和风险评估机制,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加强制度建设,坚持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深化政务公开,切实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二)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把政府角色定位在为民上,把政府职能转变到服务上,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上。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环境保护等职责,切实改进政府服务方式。深入开展惠民服务行动,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持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现从“审批型”向“服务型”转变,努力营造高效、便民、透明政务环境。
  (三)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持续巩固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持续深入改进作风,努力形成作风建设新常态。积极引导政府公职人员加强政治理论、现代科技、市场经济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全力打造学习型政府,引领全社会的学习氛围。调整完善督查机制,切实增强督查力度。强化争先创优意识,完善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机制,以“钉钉子”精神抓好重点工作、重大项目落实,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和执行力。
  (四)全面打造廉洁政府。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洁从政有关规定,把廉洁从政贯彻到政府工作各个环节。加强对项目招投标、工程建设、土地出让、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管。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格规范权力运行。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积极主动、坚决果断地查处违法乱纪问题,努力打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各位代表!新常态带来新希望,新目标开创新征程!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和团结全市人民,凝心聚力,务实重干,加快建设三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生态林州,为谱写“美太行”壮丽篇章而努力奋斗!


 
政务要闻
更多>>
市委中心组会议召开部署推进脱贫...
接访面对面 真情解民忧
收听收看全省经济运行工作电视电...
王宝玉主持召开市长办公会议
收听收看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电视电...
市政协召开学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专题推进处非工作
中关村发展集团董事长赵长山来林...
七月份美丽乡村督导排名通报
公路局荣获安阳市干线公路春季养...
热点排行
更多>>
7月20日清收农信社不良贷款...
免费做筛查 幸福惠万家
创文红黑榜
扶贫路上
市实验中学师生:墙绘扮靓大岭...
“春风化雨”豹台村
贯彻第五次脱贫攻坚推进会精神
舍小家顾大家 助力脱贫攻坚
政务频道 | 红旗渠频道 | 旅游频道 | 社会频道 | 我的林州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关于我们
主办:中共林州市委 林州市人民政府 维护:林州市新闻中心 电话/传真:0372-6282695
网络:中国联通林州市分公司 ICP备案序号:豫ICP备0800106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