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沿岸历史文化遗存非常多,特别是古城文化,如:城峪古城、临淇城、淇阳城、古石城、荷花古城,历史都是很悠久的,然而多年来在“古石城”的研究上和考证上出现了很多争论。
《史记·赵世家》载:赵惠文王十八年(公元前281年)“秦伐赵,拔石城”。《括地志》云:“石城在相州林虑西南九十里。”《水经注》记:“淇水东北历淇阳川,径石城西北,城在原上,带涧枕淇。”由于语焉不详,给后人考证带来了困难,因此对于石城的具体地点争议很大。
五龙镇泗沟灵泉观位于深沟大壑中,周边峰峦林立,壁立千仞,有着独特的风景,石匾上刻有“蓬莱仙境”四个大字。一块记载有道教全真教派传承历史的大朝国碑《重修蟾房灵泉观记》安闲道人王志真撰写的碑文记载:“于村(即渔村)阳和寨(即阳和村)之南约五里余地乃是石城之谷。”落款处刻有“颍川俎顺书篆并刊都头显广将军开平府合扎总领政受彰德府镇府军民都弹压兼辉林招抚使、行林虑县令李元夫人王氏长男、林州兵马李英、弟李荣。”
万历十四年《重修蟾房寺碑记》记载:“蟾房寺距县治东南九十里许,地当史魏川之石城谷,山势与西行山相掩映,后枕青崖古洞,中有方壶,壶中古柏长松修竹樱桃垂柳,稍前有灵泉涌出,流遶廊屋间,潺湲有声……皇明万历十四年岁次丙戌八月中秋吉旦,史魏三社功德山主、听选省祭官张宗敏同侄张世强立,文林郎知林县事诸城王梁,儒学教谕共城戴洪恩,训导关中韩训、鲁山丘山松,典史林世穟,林县守御中所千户倪汤、张翚、方岳、谢振,百户李承恩、于敬明。”根据古碑上的地理位置和落款处这些党、政、军、各种官员的名称记载,可见石城定在泗沟附近。
1972年在泗沟外平整土地时在泗沟下面的平原之上阳和村西罗棬村东挖出石城墙和壕沟,在椿树岸附近挖出大量人的骸骨,罗棬村东、马连山西侧有擂鼓台、五个将军墓等遗迹,从殷周至今一直是重要的战略要地,当为古石城遗址无疑。《一统志》中记载:入境东流过石城,亦名石楼,一石面水壁立,下有门如城楼。《水经注》载:有石城为淇水所经,又有石楼为淇水支流西流水所经,皆在淇阳城东。泗沟大水潭里有天柱峰正好符合一石面水壁立,两侧的悬岩峭壁形如城门,山顶有很多寨墙,有牧羊人从泗沟两侧的鹿惊寨和阎王鼻子拾到过青铜印和青铜刀,还有两箩筐铜箭头,加之这里有扼守太行山与华北平原的主通道十八盘,近期在清虚庵拓碑时,在《张氏合族重修清虚庵碑记》上发现“下庄村东首带涧涧左有清虚一庵”这也印证了“带涧枕淇”的说法,种种实据均说明,两千多年前惨烈的“拔石城”之战就发生在此地。 (薛 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