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龙镇石阵刘氏,是我市清代名门望族,当初他们是怎样发家的?清乾隆癸未年(1763)12世刘献表《墓志铭》中,记有这样一段话:
“尝有遗金于道者,公(指刘献表)为守之,以待其人。其人至,拟折金以报公,公曰:子以吾为金而待子欤?弗许。其人受金感谢,稽首而后去……”
曾给刘家当过长工的徐泽润老人,给笔者讲述了当地世代传说的一个与此相关的故事:
石阵村东有座南北走向的山脉,名叫大岭关。山腰间有条大路,东、北可达汤阴、彰德(今安阳),西、南可到辉县、卫辉。过去,一年四季,路上肩挑、手推、车拉、驴驮做生意的人络绎不绝。刘家12世先人刘献表,每天都要早早起来,肩挎粪筐、手拿粪叉,到路上拾牲口粪便。
一日清晨,从路旁意外拣到一个钱袋,内装有10个银元宝和一个账簿。他想,这一定是过路商人丢失的。结果,在路旁整整待了一天,也没见到寻物人的踪影。
第二天一早,他依旧到大路上等待。不久,便见一人急匆匆从远处走来,经询问,方知来者是怀庆府人,外出代东家要账,丢了钱袋。刘献表将他引至家中,将物品如数交与失主。来者深受感动叩头而去。
谁也没有料到,时过两天之后,此人又来到石阵刘家,他说回家给老东家说了“丢银”这事后,东家深受感动地说:“这人是个大好人,能共事。让我带来200两银子,以表谢意。”
刘献表执意不收。
来者说:“东家嘱咐我,如果人家执意不收,你可告诉对方,这些银子,可作为日后投资创业的股金,千万恳求人家留下。”
刘献表推辞不过,只好同意了来人的意见。他见当地造纸原料丰富,便将这些银子,首先用到了造纸业上。选技师、购设备、建厂房,没过多长时间,5个作坊即相继建成开业。生产的多种规格的白绵纸,畅销于山东菏泽、济南及河南彰德、卫辉等地,产品供不应求。形成了“泉胜”“永泰”“忠和恭”“忠泰”4个精品名牌。随着资本的积累,造纸作坊由5个增加到了10个,为后来刘家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清乾隆19年(1754)九月初三日酉时,掌舵人刘献表辞世,享年82岁。
此后,历经13世、14世两代人连续发展,至15世刘抱珍、16世刘震峰父子两代,刘家走上了巅峰时期。在今五龙、临淇、茶店、原康等地,购置土地14000余亩,各地建有专人看管的粮食仓库30余处。与此同时,大兴土木营造庄园,办私塾、育人才……
《家谱》记载,从清康熙年间到民国初期的刘家8代人中,共出现了52位不同等级的官员,从而成为名扬全县的“清代林州第一家”。 (王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