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增吉
俗话说冷在三九,小寒正包含了整个三九时段。根据中国的气象资料,小寒是气温最低的节气,到了大寒,已经是严冬的强弩之末,于是便有了民间的念叨:“大寒不冷小寒冷,一年最冷是小寒”。
黄河之北,凛冽的北风连着刮几日,气温便会骤降,滴水成冰。“田间休息掩柴关”,黄土地黑土地,都处于休眠状态。人们辛勤劳作了一年,也该好好休息了。外出的民工已陆续回家,无活儿可干,便三五成群地聚集在家中,炉火旺着,电暖器照着,搓麻将,斗地主,时不时会因为出牌争得面红耳赤。在向阳的背风旮旯处,白发老头儿们坐在马扎、板凳上吸着烟卷儿,摆开阵势,来上几盘象棋,兵来将挡,马跳炮轰,棋子敲得“啪啪”响,围观的不时喊“好棋”,但绝不参谋,有道是“观棋不语真君子”,他们可信守规则呢。那些老婆婆也坐在旁边,嗑着瓜子儿,吃着爆米花,聊着家常。衣食无忧,人们活得很滋润,即使脸上有皱纹,也显得红扑扑的,精神头儿十足。回忆起贫穷年代冬季一天两顿饭还是稀汤寡水的日子,不禁发出由衷的感慨:眼下的生活真是好。
“该冷不冷,不得吃饼”,大地需要寒冷的阅历,麦苗需要冰雪的覆盖。以前的年头常常下雪,大半个冬天都是白茫茫一片。遇暖融化后,房檐下布一排一尺长的冰锥,齐刷刷的,像一把把巨大的水晶梳子。孩子们拿一根长竹竿轻轻一敲,便咔嚓咔嚓断裂下来,拾起一截,含在嘴里慢慢融化,冰凉中带着微甜,犹如现在的冰淇淋。可惜现在冬天很少见到铺天盖地的大雪,这冰锥壮观,在我们这一带几乎绝迹了。
今年小寒节气的前后两天,忽然飘起了飞飞扬扬的雪,漫天皆白,山川铺玉。人们在雪地上行走,咯吱咯吱的脚步声,渲染出难得一见的隆冬氛围。家乡村北面二里处的省道旁边,新摆了一处夜宵摊儿,专卖羊肉羊杂汤,食客很多。寒冷的夜晚,喝上几两二锅头,加一碗味道浑厚的羊杂汤,肚里暖乎乎的,头上微微冒汗,然后慢慢踱回家去,坐在热炕头上,看电视新闻,玩手机微信,实在是冬季里最美好的享受。
想起了小寒节气的三种花信,第一是梅花,第二是山茶,第三是水仙。山茶似乎该是彩云之南的特产,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独有梅花俏,疏影横斜,暗香浮动,神韵天成,沁心动魄。而根茎像蒜头一样的水仙,凭一盆清水,伴数粒卵石,借几缕阳光,便嫣然开放,花叶俱佳,仪态万方。
还有竹子青翠着,还有松柏挺立着,还有喜鹊喳喳着,还有孩子们打闹着,冷峭的冬天,并不寂寞。